系列報道之七
潛心高效教研 踐行高效課堂 助推“雙減”落地
——四川省大英中學第八屆教學能手大賽歷史學科決賽紀實
JIAO XUE NENG SHOU DA SAI
為了進一步落實高效課堂與高效教研,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,我校教學能手大賽歷史學科決賽于12月30、31日舉行。
本次歷史學科決賽由教研組長吳忠老師組織并進行了賽前培訓,教科室副主任李雪蓮強調并解讀了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。板塊一:說課
經過初賽選拔的六位選手參加說課決賽,他們依次是:
陳瑤老師(《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》)
朱名仲老師(《卓爾不群的雅典》)
吳忠老師(《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》)
蔣子龍老師(《卓爾不群的雅典》)
姚利君老師(《新文化運動》)
何國棟老師(《新文化運動》)
六位選手準備充分,課堂設計從學生的問題出發(fā),以多角度的史料創(chuàng)設歷史情景,突出培養(yǎng)學生歷史學科思維,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。
板塊二:賽課
賽課采取同課同構形式,由各備課組集體教研、精心打磨,將高效教研落到實處。舒周老師、何國棟老師、羊小燕老師分別代表高一、高二、高三備課組參賽。
舒周老師:《卓爾不群的雅典》針對學生問題開展課堂活動,學生參與度高。
何國棟老師的《新文化運動》以“重鑄國魂”為主題,深刻展現了新文化運動的時代召喚,增強了學生的家國情懷,激發(fā)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。
羊小燕老師的《工業(yè)革命》一課,以豐富的史料和多角度的視野,增強了學生對歷史核心知識的理解。
板塊三:獻課
說課比賽前兩名姚利君老師和陳瑤老師進行了獻課。
姚利君老師的《新文化運動》以學生自編話劇導入,課堂輕松愉悅。教師以問題為導向,層層追問,促進學生思維提升。
陳瑤老師的復習課《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》從新課程標準和考情出發(fā),針對學生的問題,大膽整合教材,提升了學生歷史思維,重構了學生知識體系。
板塊四:評課
獻課結束后,老師們圍繞說課、賽課、獻課各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了熱烈討論和積極點評。
李雪蓮主任:精彩的五堂課體現了選手的高素養(yǎng)和備課組教研功能強大,教師們還應進一步研讀新課標、熟悉新教材、關注新高考。
肖龍全老師:我們歷史組青年教師成長很快、很優(yōu)秀,以后還要注重將歷史學科素養(yǎng)的培養(yǎng)與高效課堂相融合。
潘建忠老師:老師們都注重使用新材料來創(chuàng)設新情景,增強了學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。
冉華中老師:本次“同課同構”大賽增強了備課組的凝聚力,強化了學科組的教研功能,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。
PING KE
板塊五:反思
朱名仲老師:我以后將更加注重以學生問題為導向,先學后教,讓課堂更有針對性。
蔣子龍:本次大賽收獲了很多,特別是歷史教學中既要傳遞歷史知識,更要注重價值觀的培養(yǎng),傳承優(yōu)秀歷史文化。
羅雨:歷史課堂要隨時關注學生的狀態(tài),注重歷史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。
張代櫻:本次大賽讓我認識到,課堂設計要注重立意,課堂環(huán)節(jié)中要不斷回扣目標。
教研組長吳忠總結
這次歷史學科教學能手大賽,展示了歷史組教師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也充分體現了歷史備課組的強大功能。希望老師們相互學習,提升自我,團結共進,建設強大的學科組,迎接新高考。
撰稿:大英中學歷史組
審稿:李雪蓮
核稿:盧 霖
編輯:何建華